俄国下达严令?不倚靠中国,俄罗斯4万吨准航母即将问世?

  • 首页
  • 金沙网店官方地址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金沙网店官方地址 > 新闻动态 > 俄国下达严令?不倚靠中国,俄罗斯4万吨准航母即将问世?
    俄国下达严令?不倚靠中国,俄罗斯4万吨准航母即将问世?
    发布日期:2025-05-22 09:04    点击次数:82

    告别“航母空窗期”?俄罗斯4万吨级两栖攻击舰23900型或将改变游戏规则!叫板北约,剑指波罗的海,普京的野心能否实现?无人机、电磁弹射、与中国的合作,种种谜团笼罩,这艘“准航母”的真正实力究竟如何?

    俄罗斯的“准航母”梦:23900型两栖攻击舰能撑起大国海军的面子吗?

    2025年,一张来自太空的偷拍照,掀开了俄罗斯海军一个被严密守护的秘密:在某个戒备森严的造船厂里,一艘庞然大物——23900型两栖攻击舰,正处于分段合拢阶段。

    从模糊的卫星图像上看,这艘“准航母”长度约220米,宽度约40米,估计满载排水量能达到4万吨。这消息一出,立刻在全球军事圈炸开了锅。

    俄罗斯搞这玩意儿,可不是一时兴起。俄乌冲突搞得一团糟,跟东欧国家关系更僵了,芬兰和瑞典还加入了北约,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战略空间被挤压得够呛。面对北约的封锁和越来越大的军事压力,俄罗斯迫切需要加强海上力量,保住自家在波罗的海的利益。

    可是,俄罗斯唯一的那艘航母“库兹涅佐夫号”,从2017年开始维修到现在,八年了,相当于中国都造了两艘新航母了。这“库兹涅佐夫号”还能不能重返大海都难说。万一它真退役了,俄罗斯可就成了联合国五常里唯一没有航母的国家。对一个曾经海军实力强劲的军事大国来说,没航母这脸往哪儿搁?

    既然造新航母不容易,那就发展“准航母”——能部分实现航母功能的两栖攻击舰,这成了俄罗斯海军维持海上存在、重振海军雄风的权宜之计。

    其实,把两栖攻击舰当“准航母”用,很多国家都在干,像日本、土耳其、西班牙、意大利等等,都指望用有限的预算,获得类似航母的作战能力。“准航母”既能执行两栖作战任务,必要时还能搭载固定翼战机,提供一定的制空和对地打击能力,提升海上威慑力。在全球海军力量格局不断变化的今天,这种“经济适用型”的航母替代方案,越来越受欢迎。

    “准航母”战斗力几何:无人机和电磁弹射是关键

    俄罗斯发展23900型,也算顺应潮流。但跟其他国家的“准航母”比,它的战斗力还是有些局限。

    现代战争中,无人机作用越来越大。在俄乌冲突里,俄罗斯军队就大量使用无人机执行侦察、打击任务。很多国家的舰载机,像美国的F/A-18,也主要用来对地打击。这意味着,在某些情况下,无人机可以部分替代传统舰载机执行任务。

    而两栖攻击舰经过特殊设计,也能起降固定翼舰载机,用途更广。比如,日本的“准航母”可以起降F-35B垂直起降战机,而中国新研制的076型两栖攻击舰,据说还能搭载电磁弹射器,起降歼-35这样的先进舰载机。这些例子都说明,两栖攻击舰在执行多种任务、承担部分航母功能方面,潜力很大。

    俄罗斯虽然有米格-29K这样的轻型舰载机,理论上在不满油满弹的情况下,可以从两栖攻击舰上滑跃起飞。但要想让23900型真正发挥出像航母一样的作战能力,光靠滑跃起飞是不够的。滑跃起飞限制了舰载机的起飞重量和载弹量,影响作战半径和打击能力。

    现在主流的航母起飞方式就三种:滑跃起飞、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。意大利和西班牙的“准航母”都用滑跃起飞,但这方案并不理想。要提升舰载机起降性能,就得用弹射器。蒸汽弹射器技术落后、体积大,占地方,不适合装在两栖攻击舰上。

    垂直起降战机,像俄罗斯以前研制的雅克-141,性能落后,打现代空战够呛。

    与中国合作?俄罗斯“准航母”的未来之路

    对俄罗斯的23900型来说,最好的方案是用电磁弹射技术。放眼全球,目前只有中国和美国掌握了这技术。中国自主研发的电磁弹射技术,不仅能有效提升舰载机起飞效率和载弹量,而且体积更小,更适合装在两栖攻击舰上。

    如果俄罗斯能跟中国合作,引进电磁弹射技术,那23900型的战斗力肯定能大幅提升,成为真正的“准航母”,甚至能跟轻型航母掰掰手腕。考虑到俄罗斯现在的国际环境和跟中国越来越密切的合作关系,从中国获得电磁弹射技术并非完全不可能。

    但目前为止,还没有公开消息说俄罗斯和中国在23900型电磁弹射技术上达成了什么合作协议。这可能跟俄罗斯自己的战略考虑有关,也可能受其他因素影响。但不管怎么说,没有先进的弹射技术,23900型的作战效能就会受限,难以充分发挥“准航母”的潜力。

    如果俄罗斯选择自己研发弹射技术,那就得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,技术突破也难。如果选择其他起降方式,比如垂直起降,那就得改进舰载机,还可能影响舰载机性能。所以,跟中国合作,引进成熟的电磁弹射技术,或许是俄罗斯提升23900型舰作战能力的最佳途径。

    23900型两栖攻击舰的出现,反映了俄罗斯海军在困境中求发展的决心,也暴露了它在技术和资源上的局限性。“库兹涅佐夫号”前途未卜,23900型能不能担起“准航母”的重任,弥补俄罗斯海军在航母力量上的缺失,现在还不好说。

    这艘“准航母”的未来,取决于俄罗斯怎么平衡它的战略目标、技术能力和国际合作关系。它最终是成为俄罗斯海军复兴的基石,还是昙花一现的权宜之计,还得再看看。

    23900型的建造,肯定会对地区乃至全球的海军力量平衡产生一定的影响。它的出现,提醒我们关注俄罗斯海军的发展动向,以及它在应对地缘政治挑战时的战略选择。